1、生产:科研投入弥补缺口,重视高科技产业 在生产端,中国有着深厚的“家底”,不仅拥有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还拥有3亿户市场主体和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流通:继续降低物流成本,畅通内循环体系 流通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
2、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是:首先,国内大循环是以国内大市场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次,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是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升,客观上也要求拥有更大的市场容量来满足这些需求。
3、坚持畅通国内大循环 畅通国内大循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领域的改革,不仅包括扩大内需和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更涉及财税、金融、就业、教育、商业流通等多个领域,需系统性统筹推进方能实现。而评定系列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其实还是看最终消费。
4、【答案】:D 本题考查时事政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要坚持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故正确答案为D。
5、战略基点的简介 2021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国内大循环作为主体的含义是指,我们着重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概念表明,虽然我们强调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封闭自守。我们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和促进。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保障改善民生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为我们推动发展实践指明了方向、划定了路径。
发展理念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契合实际、推动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契合中国发展实际,必将引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纲领的灵魂。理念在理论、纲领、规划等中居于灵魂地位,具有统摄作用。
首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国家的一切工作和建设都以满足人民需求,实现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坚持科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重科技创新,构建绿色生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再次,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各项改革,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障碍,激发经济社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