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流域特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如下:流域较封闭,河流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居民点多,生产部门多,生产和生活污水汇入河湖,易造成污染。
洱海流域的水环境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质量下降;洱海湖滨湿地破坏严重;入湖河流水质状况恶化;湖泊富营养化加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不协调。由此可以看出,洱海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严重,根据污染物的来源,治理洱海的污染,需要建设和恢复洱海湖滨生态环境。
根据国家水专项调查显示,2016年,洱海流域污染负荷排放总量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50%以上。其中,餐饮、客栈服务业带来的污染增长最快。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洱海污染很难遏制。但此次洱海治污不是只针对客栈,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按照要求,生态保护核心区内,禁止畜禽水产规模养殖。
蓝藻是一种蓝绿色的微生物,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时,蓝藻会大量繁殖,形成蓝绿色的浮游植物团块,在洱海的污染过程中,由于过多的营养物质排入湖中,导致蓝藻爆发,这些蓝藻的大量繁殖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罗时江是洱海重要补给水源之一,占洱海来水量的13%。由于流域村落集中、人口较多、面源污染突出,罗时江水质最差时达到劣Ⅴ类,严重影响洱海水质。” 上关镇副镇长杨红元说,为保护洱海生态环境,大理投资万元恢复重建罗时江入湖河口湿地,目前累计完成投资万元。
由于流域村落集中、人口较多、面源污染突出,罗时江水质最差时达到劣Ⅴ类,严重影响洱海水质。”上关镇副镇长杨红元说,为保护洱海生态环境,大理投资5965万元恢复重建罗时江入湖河口湿地,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800万元。湿地的恢复重建对于拦截罗时江径流所携带的氮、磷,降低洱海的污染负荷发挥了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