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货焦炭指的是一级。焦炭一级、二级的工业标准如下表所示 注 : 水分只作为生产操作中控制技术,不作质量考核依据,表内规定的:块度(mm)、灰分(%)、强度(%)都是质量考核指标,以上指标人一项达不到规定的级别时,则不能作为该级验收,(强度指标)。
2、焦炭一级、二级的工业标准如下表所示 注 : 水分只作为生产操作中控制技术,不作质量考核依据 注: 表内三级铸造焦炭按块度分为三类:大于 80mm 、 80-60mm 、大于 60mm (统焦,强度指标以大于 80mm 为准)。
3、焦炭的质量指标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依据。焦炭主要由碳组成,具有裂纹和不规则的孔隙结构。裂纹度反映了焦炭的强度,通常以裂纹长度衡量。孔隙率则影响焦炭的反应性和强度,不同用途的焦炭对其有不同要求。冶金焦的孔隙率应在40%-45%,铸造焦要求在35%-40%,出口焦则需在30%左右。
4、首先,一级冶金焦的灰分含量严格控制在A≦10%,硫分不得超过0.6%。抗碎强度是其关键指标,M25强度需达到90%(M40需≧80.0%),耐磨性方面,M10强度要求M25时≦0,M40时≦50。反应后强度CSR/%不得低于55%,水分含量需保持在0±0范围内。
5、目前按照大连商品交易所焦炭交割质量标准,期货焦炭交割的是一级焦炭。(具体可见大连商品交易所焦炭交割质量标准)并非只能是一级焦炭才能被交割,其他的品级也可以被交割,交易所会根据品级的评定,质量的判断,做出折价的处理,什么品级对应什么价格。
6、焦炭指数是一个重要的工业指标,它反映了焦炭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这一指数通常由多个因素综合计算得出,包括焦炭的产量、消费量、库存量、进出口量以及价格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出一个能够代表市场状况的数值,即为焦炭指数。
焦炭的主要指标包括:固定碳、灰分、挥发分、硫分和水分等。以下是详细解释:固定碳是焦炭的主要有效成分,它决定了焦炭的发热能力和反应性能。固定碳含量越高,焦炭的质量越好,在高炉中的利用率也越高。这对于高炉炼铁过程中能量的供给和原料的还原反应十分重要。
焦炭指标包括焦炭筛分组成、焦炭散密度、焦炭真相对密度、焦炭视相对密度、焦炭气孔率、焦炭比热容、焦炭热导率、焦炭热应力、焦炭着火温度、焦炭热膨胀系数、焦炭收缩率、焦炭电阻率和焦炭透气性等。
焦炭的强度主要通过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两个指标来评价。抗碎强度,即焦炭抵抗外来冲击力而不破碎的能力,以M40值表示;耐磨强度则是焦炭抵抗摩檫力,防止表面玻璃化碎屑或粉末的产生,用M10值衡量。裂纹度对M40值有直接影响,而孔孢结构则影响M10值。
水分含量检测是焦炭化验中的基础项目之一。焦炭中的水分对高炉操作有重要影响,因为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焦炭的反应性和强度。通过化验水分含量,可以判断焦炭在生产过程中的干燥程度以及后续加工过程中的能耗情况。灰分含量检测是为了评估焦炭中的矿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衡量焦炭孔孢结构的指标则是气孔率,即焦炭气孔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气孔率的高低影响着焦炭的反应性和强度。对于不同的用途,焦炭的气孔率标准各异:冶金焦一般要求在40%到45%之间,铸造焦则在35%到40%范围内,而出口焦的气孔率则通常控制在30%左右。这些指标的设定与炼焦所使用的煤种紧密相关。
焦炭的强度主要通过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来体现。抗碎强度,即焦炭抵抗冲击力而不碎裂的能力,用M40值表示,通过40mm孔径筛分后大于40mm粒级的百分比来测定。耐磨强度则表示焦炭抵抗摩擦力,防止表面玻璃化的能力,用M10值衡量,通过10mm孔径筛分后小于10mm粒级的百分比来计算。